欢迎扫码关注

首页

城乡建设如何绿色发展? 这场论坛有“干货”

时间:2022-12-16

12月15日,以“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 提升人居环境品质”为主题的2022川渝城乡建设绿色发展专项论坛在成都举行。现场,住建领域知名专家、住建部门相关负责人,围绕城乡建设绿色发展,从城市更新、绿色建筑、山水城市建设、垃圾回收等角度交流看法。


人本空间设计视角推进城市更新实践


“人本空间设计是以安全为底线、生态为保障、文化为灵魂。即建设安全支撑系统、建构生态环境格局以及建立文化传承体系。”西南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邱建介绍了人本空间设计的内涵。


邱建指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市更新随着城镇化进程经历了四个阶段。城市更新行动成为顺应城市发展新形势、新要求,推动城市开发建设方式转型的重要路径。基于人本空间视角,我省全面推进了城市体检工作和城市更新规划,并以安全、生态、文化三个维度为统领开展城市更新实践。


他以成都为例展开说明,成都强调构建防涝工程体系、统筹区域流域建设,构建“两山、两网、两环、六片”生态格局。与此同时,注重城市水资源利用、防灾减灾和防洪排涝工程,以此来进行以安全为底线、生态为保障的城市更新。


而成都天府锦城“八街九坊十景”规划项目之一的寻香道,则是以文化为灵魂的城市更新的例证。项目与锦江公园相连,在前期西郊河综合改造工程形成良好景观功能的基础上实施,通过游线串联聚合碎片化节点,通过景观提升与产业植入提升片区功能,实现“二十里香不断”和城市文化名片的塑造。


绿色建筑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状态


和通常见到的校舍不太一样,在阿坝州若尔盖县的下热尔村小学,建筑物向南的一面全部开窗,东西北朝向的窗户则大小不一。


这里也被称为若尔盖暖巢项目,旨在改善当地儿童就学住宿条件。虽然项目规模不大,但意义很大。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钱方回忆起当时设计建设过程,面临了诸多问题和挑战,“综合考虑该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天气寒冷、本地建筑材料单一等现实情况,最终项目选择了具有投资低、维护简单、性价比高等优点的被动式太阳能采暖系统。”


被动式太阳能采暖通过改变建筑布局与选址朝向、南向全部开窗、压缩无效能耗空间等举措,最大化获取太阳能,提高核心采暖区的室内温度,探索在同类条件下实现采暖零碳排放。根据清华大学等三所高校的测试验证,显示室内外温差可达到23℃,使用反馈良好。


“绿色建筑应该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状态。”钱方说,“目前,我们正在做严寒地区建筑设计导则,以进一步指导当地的房屋设计。”




来源:四川在线  特此声明:我们转载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目的,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的,请注明原文来源地址。如若产生纠纷,不承担其法律责任。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删除或修改






1646444035109809.png

扫一扫

关注绿色装配式建筑网微信公众号


关闭